經由前次大架構的確定,以及可分成災害的四個時期,

(一)平時減災(二)災前準備(三)災時應變(四)災後復原這四個部分再做細部的構思

其實在蒐集教案的資料時,可以發現網路上的防災教育的資料是非常豐富的

包括有許多網站可供參考

防災教育數位學習討論區: http://120.108.115.64/niidis/index.php

防災教育數位平台: http://disaster.edu.tw/

裡面都有許多的教學案例可以參考,

在瀏覽過許多相關資料後,發現現在的防災教育都比較集中在教導學童標準的逃生知識及流程等等

而較少提到因地制宜的防災教育該如何進行

為什麼因地制宜的防災是重要的呢?

最主要的原因跟所居住的地區有很大的關聯,現在可在各校看到的防災手冊或教材,

都是以偏市區的小學或平地的小學為主要的參考對象,

會教導學童須避開高樓,找尋空地等等正確的逃難知識

但對於位處於山區的國小來說,周遭皆是崎嶇的山地,或是位於斷層帶上等等的情形相當普遍

對於山區國小的學童來說,認識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地質.地形.河川等等是非常重要的

才可以在災難發生的關鍵時刻,選擇出正確的逃生路線,避開立即性的危險

 

所以在防災教育的活動規劃時,希望能在部分著重於因地制宜的考量

例如讓學童了解學校周遭的地質環境,或藉由訪問社區裡較年長的阿伯阿姨,

來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地景產有哪些,而哪些又是可以運用在災前的預防,或災後的復原上

在這邊可以舉一個之前去參觀雲林縣樟湖國小的經驗,

樟湖國小位於山區,屬於不易於到達的地方,所以政府對這邊的公共設施建設並不充足

去參觀的那天,主任播放了一段學生自製的影片,內容是關於要幫新的校舍找水源,

因為雖然蓋好了新校舍,但並沒有再多牽管路供給新校舍的用水,且山區用水取水不易,

所以學童就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了"找水大作戰"的計畫,並一邊用DV記錄整個過程

當中學童就去找到了社區中的找水達人,帶領他們爬到山林之中,找到乾淨又豐沛的水源

過程中,學童不但認識了水的取得不易,更知道水是從哪裡來的,落實了真正的飲水思源

我到現在依然印象深刻,不要用城市的一般思維來教導不是居住在城市的小孩那些普世的觀念,

就算孩子哪天長大了,勢必要離開家裡出外求學或工作,

但他一定會記得,水從哪裡來,山林的一草一木都是最重要的資產

這不就是永續的目的嗎?

---------------------------------------------------------------

這陣子大學開學了!!

經過兩個多月的暑假,原本冷清的校園又開始生龍活虎了起來,

只是對於我這個整個暑假都待在學校的人來說,人一多就開始有點煩躁!!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廣福國小的工程發包案進入第二次的招標,

一直無法順利地招標完成,讓整個計畫案也受到時程的延宕,

時間無法抓出來,就沒辦法確切安排進行活動的時程,要邀請的演講老師或準備的教案等等就會有變數,

總之!!!!

希望經過第二次招標之後,可以非常順利的發包完成,快點動工吧!!

我相信廣福國小的學童們,也一定和我一樣殷殷期盼永續校園能順利完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郁要認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